2024年南京财经大学“食品科学与工程”一级学科硕士点和“生物与医药”专业学位硕士点有一定调剂指标面向全国考生调剂。我校已在研招网“网上调剂意向采集系统”发布上述专业接受调剂信息,考生可及时填写调剂意向。调剂服务系统开通24小时内,在满足条件的前提下,考生可将调剂意向转为调剂服务系统中的调剂志愿。具体情况如下:
一、调剂专业与调剂方法
1、调剂专业
(1)学术型硕士:食品科学与工程(083200)
研究方向:01食品科学、02粮食、油脂及植物蛋白工程、03农产品加工及贮藏工程(粮食储运工程与技术)、04食品营养、05食品安全
(2)专业型硕士:生物与医药(086000)
研究方向:01功能食品、02农产品加工及贮藏工程(粮食储运工程与技术)、03油脂及植物蛋白工程、04食品安全工程
2、调剂政策与要求
考生调剂基本条件以教育部和南京财经大学研究生院最新公布调剂政策与条件为准。
3、调剂报名方式
(1)2024年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调剂服务系统将于4月8日开通,请调剂考生及时登陆“中国研究生招生信息网”(https://yz.chsi.com.cn/)按要求填报。针对申请同一招生单位同一专业、初试科目完全相同的调剂考生,我校按考生初试成绩择优遴选进入复试环节,不以考生提交调剂志愿的时间先后顺序等非学业水平标准作为遴选依据。未通过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调剂服务系统进行调剂申请的无效。
(2)具体复试相关事宜请登陆南京财经大学研究生院官网查看复试通知、招生考试复试和录取工作办法(http://yjsc.nufe.edu.cn/info/1011/6003.htm)。
二、学费及奖助学金政策
1.学费
083200食品科学与工程(全日制):0.8万元/学年,学制三年。
086000生物与医药(全日制):0.8万元/学年,学制三年。
2.奖助学金政策
(1)国家奖学金奖励标准为每生每年20000元,奖励人数根据江苏省下达指标确定。
(2)学业奖学金用于激励研究生勤奋学习和潜心科研。范围覆盖所有全日制研究生,资助标准参照《南京财经大学研究生奖(助)学金及评优表彰管理办法》。
(3)国家助学金用于补助研究生基本生活支出。范围覆盖所有全日制研究生,资助标准为每生每年6000元(以财政部门核定为准)。
(4)社会捐赠类奖助学金例如暖阳奖学金、中储粮校友基金助学金等,资助范围及标准参照《南京财经大学研究生奖(助)学金及评优表彰管理办法》。
(5)在读期间,除可申请国家或江苏省资助出国交流外,学院每年全额资助3-5名研究生出国交流6-12个月。
三、研究生培养
学院坚持以人为本、特色立院、质量强院、服务社会的办学理念,以培养专业技术优秀的复合型人才为目标。学院年师均科研经费40余万元,研究生在读期间科研经费充足,可以参与纵横向项目课题研究,国内外学术会议和省级以上研究生创新创业大赛等。学院建有江苏省研究生工作站19个,其中3个入选江苏省优秀研究生工作站;获批江苏省产业教授6名,“粮食营养与功能食品”导师团队荣获第三届江苏省“十佳研究生导师团队”,为研究生开展科研创新提供了良好的学术实践平台。承办了第十一届食品科学国际年会、第一届食品安全与营养国际学术研讨会暨《Food Safety and Health》编委论坛,为研究生学术交流搭建平台。2023年,本学位授权点研究生发表学术论文140余篇,申请发明专利40余项;2篇硕士学位论文获评江苏省优秀硕士学位论文;获得中国国际“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高教主赛道国际项目)国赛银奖1项、第十八届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揭榜挂帅”专项赛全国一等奖1项、三等奖1项,江苏省研究生食品健康、安全及智能制造大赛等省赛获奖8项;多名学生考取加拿大蒙特利尔大学、江南大学、南京农业大学和大连工业大学等国内外一流大学博士研究生;承办了第十一届食品科学国际年会、第一届食品安全与营养国际学术研讨会暨《Food Safety and Health》编委论坛,为研究生学术交流搭建平台。
四、联系方式
电话:025-86718506(施老师)
邮箱:9120221083@nufe.edu.cn
五、招生信息与导师信息查询网址
1. 南京财经大学研究生院官网
http://yjsc.nufe.edu.cn/index.htm
2. 英国正版365官方网站学院官网
/
3. 研究生导师信息查询网址
/szdw/yjsds.htm
英国正版365官方网站简介
(一) 学院简介
英国正版365官方网站是南京财经大学重点建设的优势学院,粮食学科历史悠久,特色鲜明。拥有食品科学与工程一级硕士学位授权点和生物与医药专业硕士授权点。食品科学与工程是江苏省重点(培育)学科和江苏高校优势学科。食品科学与工程学科连续入选江苏高校优势学科,在教育部第四轮学科评估中获评B-、第五轮学科评估取得优异的进步成绩。2023软科中国最好学科排名第17位,世界一流学科排名第50名,U. S. News 2022世界大学排名全球第65位。以本学科为主要贡献支撑“农业科学”进入ESI全球排名前3.19‰、“工程科学”进入ESI全球排名前1%。建有粮食储运国家工程研究中心(稻谷)、现代粮食流通与安全江苏高校协同创新中心等国家和省部级教学、科研和社会服务机构15个。实验室面积2万平方米,仪器设备总值逾1亿元。
(二) 师资力量
学院现有专任教师81人,其中,教授26人、副教授27人、讲师28人,师资博后3人。2022年本学科获批粮食安全江苏省高层次人才重点引进平台,目前学院教师博士学位人员占比93.8%,一年以上海外留学经历人员占比54.3%,其中,境外世界200强毕业博士10位。教师中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2人、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首席科学家5人、国家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岗位科学家2人、Elsevier高被引学者1人;入选中组部“万人计划”、教育部新世纪人才、“长江学者奖励计划”青年学者、中国科协青年托举工程人才、全国粮食行业青年拔尖人才、江苏省特聘教授、江苏省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江苏省“青蓝工程”中青年学术带头人等省级以上人才77人次。
(三)科学研究
现已形成了粮食储运理论与技术、食品科学、粮食油脂及植物蛋白工程、食品营养和食品安全五个稳定的研究方向,服务国家粮食行业和社会经济发展。在粮食节能干燥与绿色储运、粮油质量安全检测、菜籽蛋白加工利用、富硒功能农产品的创制、食用菌精深加工等领域研究特色明显,荣获国家科技进步奖一等奖、江苏省科学技术奖一等奖、教育部科技进步二等奖、中国粮油学会科学技术奖一等奖等30余项。
近五年来,学院共承担国家和省部级科研项目180余项,到账经费超2亿元,其中,“十三五”“十四五”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12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63项,农业农村部、国家粮食和物资储备局、江苏省科技厅等其它国家和省部级项目110余项。学院教师在Trends in Food Science & Technology、Journal of Agricultural and Food Chemistry、《中国科学》《中国农业科学》等国内外期刊发表SCI/EI和核心期刊学术论文800余篇。获得国家发明专利授权80余件,制修订《大豆》国家标准等20余项,学院教师共承担企业横向课题100余项,转化科技成果21项,经济和社会效益显著。